利用Paillier密码体制的同态和概率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aillier的同态加密域可逆信息隐藏。首先对原始图像分块,图像所有者随机选择的像素组中有一个参考像素和8个目标像素,将参考像素的最低有效位和目标像素的所有比特通过可逆信息隐藏的方法自嵌入到图像的其他部分中,参考像素的最低有效位在加密前置0避免嵌入数据时溢出,加密的参考像素替代像素组中围绕它的目标像素,从而构造出镜像中心密文。在一组镜像中心密文中,数据嵌入者通过同态加法在目标像素的最低有效位嵌入额外信息,而参考像素保持不变。接收者可直接在目标像素和对应的参考像素之间进行模乘法逆元提取额外信息,或者在直接解密后通过明文减法提取额外信息并能无损还原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直接解密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算法平均嵌入率为0.18 bpp (bit per pixel)。
在区块链系统中的共识机制下,所有参与者就区块归属问题以及交易拟定的价值问题达成一致。基于锻造委员会和锻造组系统的新架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竞争的股权证明(CPoS)共识机制,可以在确保分权的前提下快速去除分叉。经原型机实验,可在较小的延迟内快速地完成出块和交易活动。
针对社交网络信息推荐中的信息传播带来隐私泄露的问题,结合信息传播模型,提出了一种支持隐私保护的社交网络信息推荐方法,通过好友的兴趣度、熟悉度和兴趣相似度推测用户兴趣,进行文本匹配和推荐候选集排序;通过个性化隐私偏好设置允许用户设置受限访问用户列表,并使用隐私保护方法计算信息传播至黑名单用户的概率,设置隐私泄露阈值对黑名单用户访问隐私博文的概率进行控制,达到信息推荐中保护用户隐私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保证推荐效果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
提出了一种多标签符号型属性值划分的聚类方法(clustering method for multi-label symbolic value partition, CMSVP)。首先,利用标签排序和K-means算法,对原始标签信息进行聚类。然后,为每一个属性构建一个无向加权图。图中的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属性值,边的权重则表示节点之间的相似度。最后,对所有的无向加权图进行随机游走,得到属性值的聚类方案。实验在6个多标签数据集上进行。结果表明,CMSVP算法在对数据有效地进行压缩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的分类性能。
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记相关性的多标记三支分类算法TML_LC,该算法利用三支决策模型将多标记样本空间划分为接受域、拒绝域和边界域,然后利用概率图模型构建标记之间的相关性,并应用于边界域的延迟决策,从而降低分类模型的时间复杂度,并提高分类模型的精度。
为了提升SM9密码算法的运算性能,采用了基于固定基的快速模幂算法,用于SM9密码算法的快速实现,并在基于Xilinx Kintex-7系列的FPGA平台上对算法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并给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将此算法应用到SM9签名过程中,可以将SM9签名的性能提升2.3倍,有利于SM9密码算法的大规模推广使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加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的眼底图像出血点检测方法。首先,为了避免图像背景区域对后续检测的影响,参考眼底图像中的灰度信息并根据眼底中心位置到其边缘的长度,将图像调整到合适的尺寸,再对图像进行线性加权增强其亮度和对比度;然后,用裁剪到的图像块在仿照VGG网络构建的CNN架构上去训练检测出血点的CNN模型;最后,为了克服CNN模型在出血点检测中误检、漏检等问题,采用CRF对CNN模型输出的概率图进行后处理,以实现眼底图像出血点的精确检测。提出的检测方法在公开的Kaggle与Messidor数据库上进行训练和验证,获得了98.8%的准确率、99.4%的召回率和99.1%的F-score。另外,在DIARETDB1数据库上测试的灵敏度达到98.5%,F-score为96.1%。实验结果表明,从图像视觉和定量检测2个方面均说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获取的图像存在亮度低、可见性差等缺陷,提出了基于变分结构引导滤波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在输入图像的每个像素点处计算R、G、B三通道的最大值,并使用最大值滤波获取亮通道图。其次,创新性地构建基于变分模型的引导滤波器对亮通道图进行精炼从而估计出照射分量,并根据Retinex理论,去除照射分量得到反射分量。最后,采用同态滤波和线性拉伸进一步提高反射分量的对比度以输出清晰的图像。综合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快速有效地增强低照度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且能较好地保持图像细节。
可信计算为系统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途径。目前的国内外标准中所定义的可信密码功能访问方式一般为API接口方式,如TCG提出的可信软件栈(TSS)以及国家标准的TCM服务模块(TSM)等规定的接口,这些接口非常复杂,且存在相互间的兼容性问题,影响可信计算的开发和推广。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驱动的分层可信密码服务框架,通过模块封装来屏蔽复杂的访问可信根的细节,简化接口,解决兼容性问题,并通过消息驱动的方式实现分布式、互相协作的可信根访问,以灵活支持不同应用所需要的可信服务。最后通过2个可信密码机制应用实例来说明本框架的可行性、框架中模块的通用性,以及框架在简化可信密码机制实现上的效果。
Klebsiella sp.LDX1-1多糖产生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与低聚异麦芽糖的混合糖,其中低聚异麦芽糖质量分数为8%;最佳氮源为2g/L的NH4NO3。2g/L的雪松松针提取物、0.4%的曲拉通X-100显著促进多糖合成,产量分别提高12.46%和14.38%。用综合试验因素进行发酵,得到的最适发酵周期为24h,粗多糖产量达到23.46g/L,比发酵基础培养基条件下提高43.14%。由发酵液制取的初步纯化多糖具有高效絮凝活性,对高岭土悬液和黄河水的絮凝率分别是98.43%和96.31%。纯化样品的红外光谱定性分析表明:发酵产生的黏性物质成分为典型的生物多糖。
基于市场利率的随机跳跃波动特征,利用复合Poisson过程和Ornstein-Uhlenbeck过程分别刻画利率的随机跳跃性和随机连续变化性,并将二者进行耦合构建具有随机跳跃性的利息力函数,得到一类带Poisson跳的Vasicek利率模型。研究在该利率模型下的累积利息力函数和货币期望折扣函数的数学表达形式,给出相应的数值分析,并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寿险产品净保费准备金的测算问题。
为了今后养殖病害的防治,了解病原微生物在养殖过程中对头足类动物产生的影响,选择在海水养殖中发病频率较高的弧菌,包括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研究它们对短蛸的毒力水平。通过将稀释菌液直接注射短蛸腕部的方式,观察感染后短蛸的致死率、半致死时间,以及各菌对短蛸肝脏、鳃、鳃心、白体等器官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鳗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均对短蛸有较强的致病性,分别在60、48 h时达到半致死,且发病的短蛸活性减退,虚弱无力,腹部肿大,解剖可见部分内脏肿胀明显,如肝脏;通过对病变组织和健康组织的石蜡切片和HE染色,以及超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患病短蛸的肝脏、鳃、鳃心和白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组织、细胞结构上的破坏。以上结果表明这两种弧菌对短蛸均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更强一些,合适条件下将会成为短蛸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威胁之一。
智慧检务是进一步发展检察信息化的重要步骤,它的实施和普及能更好地提升检察院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际上,检察官在办公流程中往往会处理大量的检察院法律文书,若不能有效地组织和利用这些文书中的信息,会降低其工作效率,信息检索技术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法律领域,中文信息检索数据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律信息检索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针对检察院法律文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构建检察院法律文书检索数据集的方法,并构建了一个可用于法律领域信息检索研究的小型中文数据集。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数据集在不同检索模型上的性能。
考虑制造商产品质量改进的时滞效应对消费者参考质量的影响,构建了Nash非合作博弈、协同合作博弈、制造商承担零售商广告成本的部分合作博弈以及零售商承担制造商质量成本的部分合作博弈的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借助微分博弈原理得到了4种博弈模式的成员均衡策略和供应链绩效。研究发现:产品质量改进的时滞效应影响制造商的质量改进策略,不影响零售商的广告策略;成员的边际收益和成本是影响其策略以及绩效的关键因素。对比分析和数值算例发现:供应链成员的部分合作博弈虽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但可对分散式供应链进行帕累托改进;无论时滞效应存在与否,协同合作博弈下的成员策略、绩效及消费者参考质量水平更高。
针对突发事件干扰需求和成本扰动的情况,构建了零售商回收、制造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等类别闭环供应链的应急决策模型。研究表明:在3类回收系统和集中式决策系统中,相比较正常运营环境下的均衡决策,当需求和成本的综合扰动程度不大时,产品销售量和废旧品回收率等均具鲁棒性,但应随市场需求扰动方向调整产品的批发价和销售价;当需求和成本的综合扰动程度较大时,应随市场需求扰动方向同时调整产品的批发价、销售价、销售量和废旧品的回收率;当需求减少和成本增加的综合扰动程度很大时, 3类回收系统和集中式决策系统会被破坏;在需求和成本扰动的各类情况下,制造商选择MRCRM系统运营可获得较大利润;当需求减少和成本增加的综合扰动程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因集中式决策系统会承担较多的额外处理成本,使得利润减少较多,故其利润会小于MRCRM系统的总利润,在其他扰动情况下,可通过应急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协调解决MRCRM系统中存在的“双重边际效应”问题,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并使各成员均获得帕累托改进的利润。
针对基于异质信息网络推荐中的有效信息提取与利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异质网络嵌入的学术论文推荐方法。使用由元路径引导的随机游走策略生成节点序列;对于每个元路径,通过最大化序列中相邻节点的共现概率来学习节点的唯一嵌入表示;设计了不同的融合函数,将节点在多个不同元路径的低维表示融合为异质信息网络的嵌入,并且引入注意力机制应用于推荐系统。该方法解决了大多数基于异质信息网络的推荐方法因依赖于基于路径的相似性而无法完全挖掘用户和项目潜在结构特征的问题,在DBLP数据集中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在RMSE指标中取得超过传统模型的效果。
仿刺参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物种,良种选育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其中体色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为了比较3种不同体色仿刺参的遗传结构,采用PCR扩增与测序技术对我国3种体色(青色、白色和紫色)仿刺参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与核糖体18S rRNA-ITS-28S rRNA序列片段进行分析,揭示其遗传结构差异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 16S rRNA、COⅠ和18S rRNA-ITS-28S rRNA序列长度分别为812~830 bp、877~915 bp、1 536~1 572 bp。16S rRNA、COⅠ和18S rRNA-ITS-28S rRNA序列在青色、紫色和白色仿刺参中分别检测到单倍型个数分别为4/5/5、5/3/4和4/4/3, COⅠ序列多态性位点数目所比例最大, 16S rRNA序列最小。3种色型仿刺参16S rRNA、COⅠ和18S rRNA-ITS-28S rRNA序列遗传距离数值均比较小,范围分别为0~0.014 7、0~0.021 2和0~0.010 3,没有达到种的分化水平。以紫海胆为外群,基于COⅠ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白刺参单独聚为一支,但是紫色和青色仿刺参不同个体间相互交叉聚集,无法通过发育树区分。
针对工业生产控制系统数据网的故障诊断溯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DG简化模型的故障溯源解决方法。首先,基于工业生产控制系统数据网的结构特性,建立系统的SDG模型,通过分层和划域建模的方式缩小故障定位的搜索空间。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告警发生时所提取的观测信号量,结合纵向数据和求生数据进行节点的生存分析;其次,结合工业生产系统数据网中故障特征分析,通过单节点故障判定方法判别各节点设备是否故障;最后,结合溯源诊断规则中故障溯因库的原因分类对网络故障进行根源性判定,实现故障溯源。通过测试验证的方法,验证所提方法在工业生产控制系统数据网中应用的可行性,能满足快速故障溯源的要求。
近自然抚育作业于徂徕山林场、泰山林场和明光寺林场进行,采用目标树抚育作业方式,对不同林分进行间伐处理,时长分别为2、10和3年。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抚育处理后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对照提高3.13%~12.89%、3.03%~8.91%和2.75%~25.91%;林分生长速度加快,保留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年生长量分别提高21.43%~66.67%、9.21%~26.15%和64.29%~300%;林下灌木层植物种类增多,出现侧柏、臭椿等喜光物种;油松纯林和松栎混交林中草本植物多样性改善,Simpson、Shannon-wiener和Gleason指数分别提高0.95%~1.93%、5.33%~10.43%和4.67%~18.18%,马唐、大油芒、羊胡子草等植物重要值提高;另外,抚育间伐后林下土壤pH提高0.77%~3.78%,土壤容重降低5.48%~12.68%;同时,过氧化氢酶、土壤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6.74%~29.33%、4.79%~4.99%、2.13%~10.34%和1.25%~25.56%。近自然抚育间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林分生长量积累、丰富林下植物多样性、改善林下土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