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东大学 -> 科技期刊社 ->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 2024, Vol. 59 ›› Issue (9): 119-126.doi: 10.6040/j.issn.1671-9352.0.2024.264

•   • 上一篇    

高校文献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肖宏(),高振*()   

  1. 山东大学图书馆, 山东 济南 250100
  • 收稿日期:2024-08-02 出版日期:2024-09-20 发布日期:2024-10-10
  • 通讯作者: 高振 E-mail:xiaohong0609@sdu.edu.cn;gz@sdu.edu.cn
  • 作者简介:肖宏(1972—),女,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文献资源建设. E-mail: xiaohong0609@sdu.edu.cn
  • 基金资助: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2CTQJ03)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niversity literature resources

Hong XIAO(),Zhen GAO*()   

  1. Shandong University Library, Jinan 250100, Shandong, China
  • Received:2024-08-02 Online:2024-09-20 Published:2024-10-10
  • Contact: Zhen GAO E-mail:xiaohong0609@sdu.edu.cn;gz@sdu.edu.cn

摘要:

通过分析国内外图书馆文献资源评价体系现状,结合高校图书馆实际需求,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进行权重分配,实现定量评价的方法,提高文献资源更新速度, 扩大覆盖范围,更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构建适应“四新”学科需求的文献资源评价体系。

关键词: “四新”学科, 图书馆文献资源, 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

By clarify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literature resource evaluation system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librari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used for weight allocation to achie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improve the speed of literature resource updates, expand coverage, and more efficiently allocate resources, a literature resource evaluation system that adapts to the needs of the "Four New" disciplines is constructed.

Key words: "Four New" disciplines, library literature resource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 

  • G253

表1

专家选择详情"

编号 学术背景 职位 所属高校类型 地理位置
01 图书情报学 图书馆馆长 双一流高校 华东地区
02 信息管理学 图书馆学科服务部主任 普通高校 西南地区
03 图书情报学 信息管理教授 双一流高校 华东地区
04 计算机科学 图书馆技术部主任 双一流高校 华南地区
05 图书馆学 图书馆副馆长 普通高校 华北地区
06 信息管理 图书馆副馆长 普通高校 华南地区
07 教育学 信息管理教授 双一流高校 华北地区
08 历史学 图书馆馆长 双一流高校 华北地区
09 汉语言文学 图书馆学科服务部主任 双一流高校 西南地区
10 教育学 学院院长 双一流高校 华南地区
11 图书馆学 图书馆副馆长 双一流高校 华北地区
12 计算机科学 图书馆文献中心主任 双一流高校 华东地区
13 哲学 学院副院长 双一流高校 华北地区
14 医学 学院副院长 双一流高校 华东地区
15 工学 学院副院长 双一流高校 西北地区

图1

指标筛选流程"

表2

评价指标详情"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含义和构成
资源总量 数字资源 数字化资源的总量
纸质资源 纸质文献资源的总量
开放资源 开放获取资源的数量
特色资源 特定学科领域内的重要文献资源的数量
资源更新 新资源 新增资源的数量
更新频率 资源的更新频率
资源稳定性 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资源权威性 资源来源 资源的出版社、机构、学术组织等
学术声誉 资源的学术评价、引用情况等
检索工具 资源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方式
使用支持 资源的使用指南、培训服务等
资源服务 引文管理 资源的引文管理工具和支持
预测分析 资源的预测分析和推荐服务
数据管理 资源的数据管理、存储和维护
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资源的比例和种类
资源获取 版权限制 资源的版权限制情况
跨校共享 资源在校际间的共享情况
用户权限 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和使用权限
资源用户 用户评价 用户对资源的评价、反馈和需求
使用统计 资源的使用统计和分析
学科导航 资源的学科精准定位
资源导航 检索支持 资源的精准检索帮助、精准检索指导等
检索结果 资源的检索结果质量和排序方式
资源内容 学科覆盖 资源所涵盖的学科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内容质量 资源的学术水平、内容水平等
学术权威 资源的作者和出版机构的学术权威性
资源质量 学术影响力 资源的引用次数、影响因子等
学术评价 资源的学术评价和用户评价
经济效益 文献资源的成本与效益
文献数量 采购资源的文献数量和更新频率
资源采购 文献来源 采购资源的文献来源和文献类型
购置投入 图书馆购置资源的投入情况
购置策略 图书馆资源购置的策略和方式
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数据资源 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和标准
数据更新 数据更新方式和频率
使用量 资源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
资源使用 使用方式 包括资源的使用方式和途径,反映了资源的使用便利性和多样性
使用时长 资源的使用时长和访问时效
资源满意度 用户反馈 用户对资源的反馈和评价
用户需求 用户对资源的需求和满足程度
资源管理 版权管理 资源的版权管理和合规性
使用许可 资源的使用许可和授权方式
权限控制 资源的访问权限和控制方式
可持续发展指标 图书馆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表现
学术成果产出 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学术专著出版数量、学术会议报告数量等
学科学术影响力 学术成果的引用与传播
“四新”学科服务 科研合作与交流 学术合作项目数量、科研成果转化数量、学术交流活动数量等
学科数据资源支持 学科数据的整合与分享
学科数据管理 学科数据的整理、分类、存储、检索等

表3

面向高校“四新”学科建设的图书馆文献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准测层 权重 分值 指标层 权重 分值 指标解释
资源总量 0.08 8 电子资源 0.028 2.8 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的总量
纸质资源 0.032 3.2 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文献资源的总量
开放资源 0.012 1.2 包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资源的数量
特色资源 0.008 0.8   包括特定学科领域内的重要文献、学术成果、学术数据库等资源的数量
资源更新 0.10 10 新资源 0.04 4.0 包括近5 a内新增的资源,反映了图书馆及时更新资源的能力
更新频率 0.03 3.0 包括资源的更新频率,反映了图书馆资源的实时性和时效性
资源稳定性 0.03 3.0   包括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反映了图书馆资源的长期可用性
资源权威性 0.10 10 资源来源 0.05 5.0   包括资源的出版社、机构、学术组织等,反映了资源渠道的合理性
学术声誉 0.05 5.0   包括资源的学术评价、引用情况等,反映了资源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力
检索工具 0.015 1.5   包括资源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方式,反映了资源的检索效果和用户体验
使用支持 0.015 1.5   包括资源的使用指南、培训服务等,反映了图书馆对用户的使用支持程度
资源服务 0.07 7 引文管理 0.01 1.0   包括资源的引文管理工具和支持,反映了图书馆对用户学术写作的支持程度
预测分析 0.01 1.0   包括资源的预测分析和推荐服务,反映了图书馆对用户信息需求的预测和满足程度
数据管理 0.02 2.0   包括资源的数据管理、存储和维护,反映了图书馆对资源的管理质量
开放获取 0.015 1.5 包括开放获取资源的比例和种类,反映了资源的获取便利性
资源获取 0.04 4 版权限制 0.01 1.0 包括资源的版权限制情况,反映了资源的可用性和使用限制
跨校共享 0.015 1.5 包括资源在校际间的共享情况,反映了资源的互联互通程度
资源用户 0.04 4 用户权限 0.01 1.0   包括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和使用权限,反映了资源的使用便利性
用户评价 0.02 2.0   包括用户对资源的评价、反馈和需求,反映了资源的用户满意度
使用统计 0.01 1.0   包括资源的使用统计和分析,反映了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资源导航 0.03 3 学科导航 0.01 1.0 包括资源的学科精准定位,反映了资源的检索效果和用户体验
检索支持 0.01 1.0   包括资源的精准检索帮助、精准检索指导等,反映了图书馆对用户的精准检索支持程度
检索结果 0.01 1.0   包括资源的检索结果质量和排序方式,反映了图书馆对用户的检索服务质量
资源内容 0.05 5 学科覆盖 0.025 2.5   包括资源所涵盖的学科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资源在学科建设中的支持程度
内容质量 0.025 2.5   包括资源的学术水平、内容水平等,反映了资源的学术价值和可用性
资源质量 0.12 12 学术权威 0.04 4.0   包括资源的作者和出版机构的学术权威性,反映了资源的学术质量和可靠性
学术影响 0.03 3.0   包括资源的引用次数、影响因子等,反映了资源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学术评价 0.03 3.0   包括资源的学术评价和用户评价,反映了资源在学术界和用户中的评价和认可程度
经济效益 0.02 2.0   图书馆在提供文献资源服务时,也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可以考虑加入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的经济成本、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比等,反映图书馆在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方面的表现
资源采购 0.04 4 文献数量 0.01 1.0   包括资源的文献数量和更新频率,反映了资源的时效性和更新情况
文献来源 0.01 1.0   包括资源的来源和类型,反映了资源的文献覆盖面和多样性
购置投入 0.01 1.0   包括图书馆购置资源的投入情况,反映了图书馆对资源购置的投入力度
购置策略 0.01 1.0   包括图书馆资源购置的策略和方式,反映了图书馆资源购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数据资源 0.06 6 数据质量 0.02 2.0   包括资源的数据质量和可靠性,反映了资源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格式 0.02 2.0   包括资源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反映了资源的数据交互性和可用性
数据更新 0.02 2.0   包括资源的数据更新方式和频率,反映了资源的数据更新策略和效果
资源使用 0.05 5 使用量 0.03 3.0   包括资源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反映了资源的受欢迎程度和使用情况
使用方式 0.01 1.0   包括资源的使用方式和途径,反映了资源的使用便利性和多样性
使用时长 0.01 1.0   包括资源的使用时长和访问时效,反映了资源的使用时效性和可用性
资源满意度 0.07 7 用户反馈 0.03 3.0   包括用户对资源的反馈和评价,反映了资源的用户满意度和改进空间
用户需求 0.04 4.0   包括用户对资源的需求和满足程度,反映了资源对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
资源管理 0.05 5 版权管理 0.01 1.0   包括资源的版权管理和合规性,反映了图书馆资源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使用许可 0.01 1.0   包括资源的使用许可和授权方式,反映了图书馆资源管理的规范性和便利性
权限控制 0.01 1.0   包括资源的访问权限和控制方式,反映了图书馆资源管理的安全性
可持续发展指标 0.02 2.0   高校图书馆在长期发展中的环保措施、资源循环利用、数字化服务等,反映图书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
“四新”学科服务 0.1 10 学术成果产出 0.02 2.0   反映高校“四新”学科建设的学术成果产出情况,包括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学术专著出版数量、学术会议报告数量等
学科学术影响力 0.02 2.0   反映高校“四新”学科建设的学术影响力,包括学术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中的影响和传播情况,如学术成果的引用次数、被其他学者引用的情况、学术成果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的发表情况等。高的学术影响力意味着学科建设在学术界和社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科研合作与交流 0.01 1.0   反映高校“四新”学科建设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与交流情况,包括学术合作项目数量、科研成果转化数量、学术交流活动数量等
学科数据资源支持 0.03 3.0   反映图书馆在学科数据资源方面的支持情况,包括学科数据的采集、整合、存储、分享等方面
学科数据管理 0.02 2.0   反映图书馆在学科数据管理方面的支持情况,包括学科数据的整理、分类、存储、检索等方面
1 吴岩. 深化"四新" 建设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 重庆高教研究, 2022, 10 (3): 3- 13.
WU Yan . Deep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 Innovations" and taking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training of talents[J].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2022, 10 (3): 3- 13.
2 李立国, 赵阔.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 "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72 (3): 107- 116.
LI Liguo , ZHAO Kuo . From discipline integration to inter-discipline: knowledge logics and practice orientations of the"Four-New"construction[J].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 & Social Sciences), 2022, 72 (3): 107- 116.
3 肖希明, 尹彦力. 服务于"双一流" 建设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 图书馆建设, 2018, (4): 79- 84.
XIAO Ximing , YIN Yanli .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al " Double First-class" plan[J]. Library Development, 2018, (4): 79- 84.
4 胡廷俊. 高校新工科教育体系与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2, (2): 88- 91.
HU Tingjun .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library resource construction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China Journal of Multimedia & Network Teaching, 2022, (2): 88- 91.
5 夏立新, 杨元, 周鼎. "双一流" 建设视阈下我国高校文献资源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 (7): 57- 65.
XIA Lixin , YANG Yuan , ZHOU Ding .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document resource guarantee level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view[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22, 66 (7): 57- 65.
6 黄碧航. "双一流" 建设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HUANG Bihang.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guarante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D].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7 朱强, 别立谦. 面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业务与机构重组: 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6, 34 (02): 20- 27.
ZHU Qiang , BIE Liqian . Restructuring workflow and organiz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y, 2016, 34 (2): 20- 27.
8 李静. 关于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中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 以山西省图书馆实践为例[J]. 晋图学刊, 2019, (4): 49- 53.
LI Jing .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public digital culture project: an illustration of Shanxi Provincial Library practice[J]. Shanxi Library Journal, 2019, (4): 49- 53.
9 叶继元, 郭卫兵, 郑德俊, 等. 高校图书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探讨[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 47 (2): 53- 66.
YE Jiyuan , GUO Weibing , ZHENG Dejun , et al. Discussion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amework of academic libraries[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21, 47 (2): 53- 66.
10 陈文娟. "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质量评价" 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新世纪图书馆, 2020, (3): 94- 97.
CHEN Wenjuan . Summary of the Academic Seminar "First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Work of National University Libraries"[J]. New Century Library, 2020, (3): 94- 97.
11 刘喜球, 宋科莹.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路径的新思考: 基于大学生阅读载体偏好数据分析[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2, (4): 25- 29.
LIU Xiqiu , SONG Keying . New thinking on the path of document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s' reading carrier preference[J]. Journal of the Library Science Society of Sichuan, 2022, (4): 25- 29.
12 叶继元, 郭卫兵, 郑德俊, 等. 高校图书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探讨[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 47 (2): 53- 66.
YE Jiyuan , GUO Weibing , ZHENG Dejun , et al. Discussion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amework of academic libraries[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21, 47 (2): 53- 66.
13 GENONI P , WRIGHT J . Assessing the collective wealth of Australian research libraries: measuring overlap using WorldCat collection analysis[J]. The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 2010, 59 (4): 197- 207.
14 MARSHALL D, CRAWFORD L S, HARKER K. No dust in the stacks: creating a customized local serials collection on the fly[M]//Advances in Library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 London: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16: 277-288.
15 LY V . Assessment of multilingual collections in public libraries: a case study of the Toronto public library[J]. Evidence Base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 2018, 13 (3): 17- 31.
16 ACRL. ACRL plan for excellence[EB/OL]. (2022-11-01)[2023-01-12]. https://www.ala.org/acrl/aboutacrl/strategicplan/stratplan
17 FAZAL F A , CHAKRAVARTY R . Researcher development models and library research support[J]. Library Hi Tech News, 2021, 38 (4): 18- 22.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王 琦,赵秀恒,李国君 . 超图在树环中的嵌入问题[J]. J4, 2007, 42(10): 114 -117 .
[2] 刘建亚,展 涛 . 二次Waring-Goldbach问题[J]. J4, 2007, 42(2): 1 -18 .
[3] 李敏1,2,李歧强1. 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的观测器型滑模控制器[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 49(03): 37 -42 .
[4] 马媛媛, 孟慧丽, 徐久成, 朱玛. 基于粒计算的正态粒集下的格贴近度[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 49(08): 107 -110 .
[5] 丰 晓,张顺华 . τ-平坦试验模与τ-平坦覆盖[J]. J4, 2007, 42(1): 31 -34 .
[6] 邱桃荣,王璐,熊树洁,白小明. 一种基于粒计算的知识隐藏方法[J]. J4, 2010, 45(7): 60 -64 .
[7] 薛秋芳1,2,高兴宝1*,刘晓光1. H-矩阵基于外推GaussSeidel迭代法的几个等价条件[J]. J4, 2013, 48(4): 65 -71 .
[8] 刘纪芹, . 双枝模糊集并-表现定理[J]. J4, 2006, 41(2): 7 -13 .
[9] 刘婷婷,陈志勇,李晓琴*,杨文志. 随机变量序列的Berry-Esseen界[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4, 49(03): 101 -106 .
[10] 李世龙,张云峰 . 一类基于算术均差商的有理三次插值样条的逼近性质[J]. J4, 2007, 42(10): 106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