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中, 自然生境因受到人为扰动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退化, 阻碍了区域高质量发展, 生境质量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亟待调和。本文以黄河下游为研究区, 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的综合评估(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 and trade-offs, InVEST)模型分析2000—2020年黄河下游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并结合表征城市化水平的灯光指数, 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解耦模型评估生境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的交互耦合关系。结果表明: (1) 2000—2020年, 黄河下游生境质量整体水平较差但逐渐趋于改善, 生境质量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湖湿地, 西南和东部的山地丘陵, 总体呈现出中部低、边缘高的态势, 分布格局较稳定。(2)黄河下游城市化水平总体提高, 区域差异增强, 逐渐发展成为以济-淄、郑-新城市圈为重要增长极城市化水平分布格局。(3)黄河下游生境质量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阶段属于基本协调阶段, 向失调方向转化的县(区)减少, 解耦类型主要为强负解耦和弱解耦两种消极解耦类型, 且消极解耦类型占比逐渐减少, 两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加深, 解耦程度降低, 整体向协调化方向发展。